E-Ink的奥秘 从液晶面板说起电子墨水的奥秘
- +1 你赞过了
【雷竞技须安全稳定 数码频道】说到爱书者,相信大家往往都和教授啊,作家啊之类的人群挂钩,而第一个想到的情形也往往是那汗牛充栋的书房。可是科技的发展却可以改变这一印象,如果说现在你可以把一座图书馆捧在手上,你是不是觉得我在天方夜谭呢?
没错,编辑不是在讲神话,看下图的MM,她手中捧着的就是一座“移动图书馆”,里面的书未必比她后面满架子的书少哦! MM手中所拿的就是时下日益成为潮流之物的电子书。
何谓电子书,按照目前国内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初步认定,“电子书代表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 从而区别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 电子书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 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 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
当然这种定义是宏观上的电子书定义,电子书又称电子纸阅读器,笔者本文只是从电子书产品本身而言。
下图就是一本典型的电子书照片。很多有过初次接触电子书产品的人,看到以后都会有些疑问,这不就是黑白的液晶显示屏吗?更有不少人直接就想起来90年代后期的快译通、商务通、PDA之类的产品。把电子书屏幕等同于液晶屏幕,这也是不少初步接触电子书的人常犯得错误。下面就跟随编辑了解一下两者的不同之处吧。
LCD显示原理
LCD全称Liquid Crystal Display,一般直接称为液晶显示器,相信对于时下的朋友谁都不会陌生吧。手机上、MP3上、数码相机等等都能见到它的身影。下图是液晶面板典型的结构图。液晶处在两块玻璃基板之间,液晶属于有机复合物,当它处在玻璃基板之间的时候有种特性:如果电流通过液晶层,这些液晶分子会以电流的流向方向进行排列从而实现光线的通过,就是亮的过程。而不加电时则扭转成不规则状,从而阻隔光束的通过。
从LCD工作原理可以看出,液晶是通过液晶分子旋转角度来控制光线进出实现画面的显示。可以看出液晶本身并不发光,因此实现图像或者文字的显示必须通过背光才能实现。而通过增加三原色滤光片可以实现彩色图像显示。但是无论黑白还是彩色,都必须通过背光才能实现。
正是由于LCD靠液晶分子偏转角度控制通过光线多少实现亮度的控制,因此存在一个可视角度问题。另外由于显示的时候由于背光基本处于常亮状态,长时间对着LCD后眼睛很容易处于疲劳状态,对眼睛的健康不利。并且背光模组也需要耗费电流,因此液晶的耗电尽管相比传统CRT大有减少,但是在掌中设备而言,还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E-Ink电子墨水技术
相比LCD,E-ink的结构要简单一些,E-Ink的电子纸由电子墨水及两片基板组成,上面涂了一层由无数微笑的透明颗粒组成电子墨水,这个“颗粒”实际上只有人的头发丝一半还不到。
为了更容易理解,我们其实可以把电子墨水颗粒想象成一粒“胶囊”,胶囊里面分别装入了带负电的黑色颗粒和带正电的白色颗粒,而我们可以控制基板电流的极性,按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可以实现白色还是黑色颗粒在上面。从而让该点显示白色或者黑色。而控制整个面板,就可以显示整幅画面或者文字了。而控制同时在上面的黑色粒子和白色粒子的数量,就可以实现该点不同灰度的显示。
E-Ink相比LCD的优势
与LCD液晶显示原理不同,电子纸是通过画面明暗反射光线不同来实现画面的显示,自身并不发光,因而完全不存在液晶产品强光下严重反光的问题。对于经常在外面看电子小说的朋友可是很重要的哦。
另外由于电子墨水的原理,采用E-Ink的电子书不存在LCD产品的可视角度问题,完全的全视角阅读,并且可以高清晰度、高对比度的显示,更接近于传统纸张的效果。而长时间对着液晶屏幕眼睛发酸发涩发干的现象也不再发声,更加健康。更适合长时间阅读。
另外由于液晶产品分子翻转需要施加电流,并且背光模组必须保持常见状态,都 需要消耗不少电流,因此续航时间始终是液晶产品的“心头之痛”,即便各大品牌极力采用各种所谓“独家技术”,采用LCD屏幕的各种产品电池续航时间能超过10小时的产品也寥寥无几。
而与LCD相反,电子书的E-Ink技术没有背光,同时电子墨水颗粒只有在黑白变换的时候才耗电,画面静止的时候耗费电流可以忽略,因此能轻松做到长时间待机,目前市面上的电子书产品多数能在每天看书的情况下用一个星期到十几天,这是看几个小时就电池告急的MP4、手机等用LCD屏幕的产品所没法比拟的。
当然,电子书的E-Ink技术也不是毫无缺点,目前的技术垄断造成了相关产品的价格居高不下,尽管在国外是一片叫好,但是对于国内用户而言,一个电子书产品接近大多工薪阶层一个月工资,还是另大多数人望而却步,持观望态度。并且,对于习惯的全能产品的国内用户,这个暂时还只能显示黑白文字和图像,几乎只能用于看书和漫画的产品,不少人还是难于接受。
但是,有需求就有发展的动力,外有亚马逊的推动,内有汉王的坚持,电子书的发展还是受到不少人的关注,电子书论坛的召开就是一个例证。包括数码类、IT类、家电类等厂家的相继进入,也必将带动一股新的发展潮流,相信必将有更多新技术、新亮点的技术和产品的出现。
最新资讯
热门视频
新品评测